欢迎来到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怀化分市场
 您当前位置:创新资讯

轻装上阵才能探索更远的未知

发布时间: 2021年09月08日

最近《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出台后,在一线的科研基层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从我们一线科研工作者来看,几乎所有举措都切中当下管理层面为科研活动“松绑”的现实需求,正如“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严格科研经费管理,其初衷是为了避免经费浪费,但过去“一刀切”式的规定对一线科研活动的客观束缚较为严重。

长期以来,一线科研工作人员的“檐间积雨声”不断:“我有个项目连打印纸都不能报”“有一次学术会议组委会订的酒店比较贵,超标了,只能自己贴钱”“设备坏了个零件,但项目预算中没有明确列出来,不能报销”……不少学术会议的茶余饭后,大家除了讨论学科学术问题,交流最多的恐怕就是各单位财务报销管理方面的“趣事”。

在很多学术交流场合,大家会因为某一个学术问题争论得面红耳赤,但这种看似不可调和的学术对立经常会终止于一个某人经历过的财务报销困难的故事,这种“共情”会使针锋相对的学术讨论瞬间变成了相互同情,气氛也会在相互“攀比”各自单位“经费管理严格度”方面走向另一个高潮。

这些年,在高等院校基层教师的科研活动中,与经费相关的环节变成了很头疼的事情。不同的项目性质导致了差异很大的项目预算编制要求,一方面要耗费很大精力核算各方面比例,另一方面又要尽量使各方面的经费足够支撑实际科研需求。部分项目验收前,花在财务验收方面的精力丝毫不亚于技术方面。由于并非财务方面的专家,部分团队甚至设置了专门的科研助理岗位,全面负责团队的经费管理、报账等事务。从2014年到2016年再到现在,随着数轮经费管理改革的实施以及各高校经费财务管理效率的显著提升,类似问题已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观,但在经费的预算、报账、验收等环节依然耗费着广大一线科研工作者的精力。甚至出现过由于部分项目的经费管理、各种事务性流程等过于严格、烦琐,导致个别具备技术实力的科技工作者或团队放弃申请的情况。广大一线科研工作者在“有些项目,拿了就是给自己找麻烦”的纠结中,期盼“柳暗花明”。

“东风知我欲山行”,这次《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中明确强调“扩大项目经费自主权”“简化预算编制”“自主安排”“加大科研人员激励力度”“减轻科研人员事务性负担”等措施切中当下一线科技工作者的现实“泪点”。在项目(特别是探索属性显著的项目)真正实施前,由于客观技术方面不同程度的不可预知性,任何项目的预算其实都无法精准预判项目进行过程中的所有环节。因此过于细化和固化的预算编制显然不利于应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相对于计划的变化。本次经费管理改革的若干意见显著降低了科研经费管理方面的禁锢力度,升华了尊重科研规律的温度。

我们也关注到,科技部办公厅刚刚启动了关于开展颠覆性技术研发方向建议征集工作。纵观科技史上的颠覆性创新会发现,很多颠覆性技术是灵光乍现或无心插柳的结果,并非由明确的预先项目目标催生而来。虽然我们有部分探索类的项目,但在申请时仍然需要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甚至预先的经费预算,在形式上更像是“有意栽花”。这显然不符合大部分颠覆性创新的不可预测和无法提前规划的特点。以往如果科研工作者在规划的科研项目之外产生了某些新的想法,通常是在不影响审计的情况下“偷偷地挪用”部分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测试验证,有了初步的结果和可行性验证之后才能针对性地申请该方向的项目,即经费的实效支撑存在显著的滞后。本次科研经费管理改革意见为科研工作者提供的部分“自主安排”方面的松绑政策,有利于助推科研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灵感,为颠覆性创新的测试、验证等工作准备土壤甚至肥料,为一线科研工作者向未知领域的“欲山行”点燃了前瞻之勇、消除了后顾之忧。

原文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8/463712.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