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1年07月22日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继2019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通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提交国际专利申请最大来源国后,2020年中国继续领跑全球专利申请量。
然而,我国专利在数量迅速增长的背后,还存在着专利转化率低的窘境。如何打破数量泡沫,培育高价值专利?日前,在由上海技术交易所、上海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湖北技术交易所、福建海峡技术转移中心等联合主办的科技成果评价与转化专题研讨会上,来自上海、湖北、福建等地的业内人士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策划布局高价值专利
当前,虽然高价值专利的观念逐渐被接受,但关于高价值专利的定义、评价等却一直存在争议。
北京智慧财富集团IP(知识产权)事业部经理刘阳表示,高价值专利之所以存在很大争议的根本原因在于专利本身的价值特点。“一是专利价值具有相对性,同样的专利对于不同主体而言,专利价值是不一样的;二是专利价值具有波动性,同样的专利在不同的时间点,价值差异很大;三是专利价值具有不稳定性,即使专利授权后也可能面临无效或其他问题。”
专利市场上流传着这样一个观点,形成可信的诉讼威胁可当作高价值专利的评判标准。对此,刘阳认为,专利诉讼中经常会遭遇无效程序,可信并不是绝对的可靠、稳定。专利只有经过合理的评估后认为可靠,并且能在关键时候创造商机,这个专利才是有价值的。
在刘阳看来,高价值专利可以从技术价值、法律价值、经济价值、战略价值等维度来考虑。她表示,培育高价值专利需要遵循以终为始的原则,根据专利运营的需要确立专利培育的模式。此外,还要注重发明创造、专利布局、高效运用三个环节。
“高价值专利是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每年要向国外支付大量专利许可费,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缺少自己的高价值专利。”刘阳说,“发明创造解决了高价值培育工作从0到1的问题,这个环节包括定目标、找差距、出方案三个步骤。”
“知识产权的核心是关联产品商业价值的实现。不是有了知识产权就能获得保护,也不是说有了知识产权就有了核心的竞争能力。”在开展技术服务的调研中,江苏风铃科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高级合伙人金靖发现,我国的科研团队不是不会申请知识产权,或者没有知识产权,而是缺乏知识产权的策划和布局。”
发明评估是第一步
上海盛知华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组建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知识产权与技术转移中心)董事长纵刚指出:“专利申请前评估是高价值专利培育的必经之路,过去我们一直在呼吁,但大家的兴趣并不是很大。”
在从事10多年发明评估工作的纵刚看来:“一方面,高质量专利数量很少,高价值专利数量更少,申请国际专利数量极少;另一方面,好成果的商业价值被低质量、低价值的专利破坏。”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纵刚指出,问题的关键在于评估。我国每年专利申请数量庞大,对这些发明专利进行评估,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与高额评估费用形成反差的是,可转化的高价值专利占比较低,进而形成一个成本高、效率低的难题。“专利是一个商业工具,申请专利的目标一方面是争取获得高价值的知识产权,另一方面是转化实现价值。”
“要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发明评估是第一步。”纵刚说,“从技术转移的工作流程和客观规律来看,发明评估、专利培育增值、专利质量管理、精准化市场推广、协调受让方评估、交易估值等每个环节的质量都需要得到保证。与国外相比,我国相关工作的开展缺乏人才,比如发明评估。”
今年3月,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布《关于推动科研组织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建立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切实提升专利质量,及时对接知识产权管理和运营机构,并鼓励科研组织委托第三方服务机构开展专利挖掘和布局等专业化服务。
此前,因为在专利申请前缺少发明评估这个环节,往往会出现低质量的资产、非专业化的运营。最近一两年,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这一局面正在改变。
连接技术和资本要素
“如何找到一个快速、简单、可靠的发明评估系统是评估的关键。”江苏承霖知识产权有限公司创始人张丽萍指出,专利申请前进行发明评估面临很多挑战。
“有时撰写得非常好的专利,也可能根本就无法实现成果转化。”张丽萍解释道,“我们通常认为技术成熟与否的判断标准是能否直接拿来用,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成果转化的关键在于技术后续是否有投资人或者企业家愿意接手,而不在于技术是否是前沿的技术,或是靠近应用端的技术。”
张丽萍发现,成果转化需要从“需求端”看问题。“需求端”更关心的是,技术是否容易被替代、进入壁垒、自由实施,有怎样的技术风险和价值主张。
她建议,专利申请前的发明评估,不能一次性就判定该成果是否通过,对于评估为“否”的发明,经过一段时间的开发、完善,可以再次进行评估。
张丽萍认为,申请前的发明评估,不是要排除低质量的专利,而是要识别有商业前景的潜力技术,指导有缺陷的技术进一步完善,培养发明人的创新精神。
“评估是连接技术要素和资本要素的重要环节。成果转化并不能马上让‘纸变钱’,整个过程中各环节都需要让更多的钱先‘砸’进去。”上海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池长昀告诉《中国科学报》,发明专利评估系统的启动意味着进入市场营销阶段,这个阶段将确立技术交易或者交易许可的合作意向,但不是授权。
他表示,面向转化的科技成果评价的特点是需要建立“评价遴选在先、资金支持在后”这一机制。“评价是为了降低后续投入风险、增加成果转化可行性,以更好地融合技术要素和资本要素,使更多的资源和资金助推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