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1年05月21日
据媒体近日报道,又有一批重点高校的机构实体纷纷跨省落户。天津大学合作筹建的安全(应急)研究院落户温州,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选择在苏州建设核心基地,北京大学威海海洋研究院在威海成立……有研究统计,截至2020年4月底,国内有53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异地共设立了166个机构,其中某西部地区理工类知名高校更是一口气在广东、浙江、山东、江苏、安徽等省市设立近10个研究院。以深圳、苏州、青岛等为代表的沿海城市不断强化高教资源集聚,个别城市在近20年内已经陆续引入多达20余个“双一流”高校办学。
知名高校跨省与城市“联姻”有着深刻的背景。当前高校面临着激烈的“双一流”指标考核与竞争,高校的表现决定着资源的获取。各大城市则面临激烈的人才竞争与经济发展压力,部分城市为获取竞争优势而加大教育与人才投入,可谓计之深远。高校与地方政府的跨省联合,尤其是强强联手的资源组合,具有现实必然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按照区域经济要素的重新分配,形成了知名高校与地方政府的双赢局面,并最终实现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与优质经济资源的匹配,这也是推动经济与教育发展的动力。
我们乐见高等教育资源的区域自由流动,与此同时,对于高校跨省办学所带来的一些问题,也不可不察。
高校跨省办学,或进一步拉大高校间办学资源差距。这一轮高校异地办学呈现两个特点:著名高校向东南沿海城市移动,中西部省份的省属高校向省会移动。东部城市用招商引资的方式“招学引才”,省市政府为吸引“双一流”高校也不吝投入。不过,大多数省属高校、民办学校目前尚不具备实力,也无条件到东部知名城市谋求异地发展。从以往的省部共建,到现在的地市参与投资、跨省办学,“双一流”高校得到了更多资源支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非双一流学校、地方高校,与“头部”高校群体的差距拉大。
得益于远程教学,学生在疫情期间的课程学习得以保证,但仍无法取代现实校园生活与学习体验。当前,客观地说,部分一流大学异地开办研究院稍显仓促,表现之一就是异地校园环境塑造尚不到位,这将让在此学习的学生缺少归属感。诚然,对于急需资源的高校而言,异地办学是缓解运营压力的良策。在“双一流”考核评估的压力之下,拓展新的渠道也是高校本身扩张的动力。如此,仅因获取资源而开始的办学动力,也多会因资源不足而趋于消退。
此外,高校跨省办学,对地方政府而言,可谓是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捷径,能快速补齐本地高等教育的短板,并尽快释放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服务和支撑效应。不过,这样可能让这些有高教资源落地的地方,错过自主发展高等教育的契机。笔者认为,进一步支持和建设本土高校值得地方政府考虑。
对于以上可能存在的问题,需要高校与地方政府共同行动、未雨绸缪。一方面,高校应从长计议进行科学规划、作出制度安排,踏实把每个异地研究院的人才培养放在第一位,把促进地方经济建设与立德树人完美结合,担负起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在吸引高校办学中要量力而行,并加大过程性论证,比如此举是否有助于扩大本地学生的入学机会、就业机会,是否有利于促进本地高校的发展,完善本地高等教育生态等。
高校异地办学的动态,也呼唤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引导。加快出台相关管理规范,实施备案机制,避免缔约双方的道德风险,督促高校与地方政府履行合约责任,促进双方共同努力,把好事办好。过去几年高校在教育扶贫中的贡献有目共睹,未来或可在国家层面设立专项资金或政策,引导一流高校向中西部进军,向乡村进军,设立与乡村振兴有关的研究院,助力国家战略实施。如此也可平衡高等教育资源过多向发达地区集聚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