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9年11月18日
没有能力做不成事情,没有现代化能力建不成现代化国家。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进一步提出到2049年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就要求我们深刻认识现代化的科学内涵,系统把握现代化的客观规律,全面提升国家现代化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现代化能力建设关系国家现代化的成效,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
我国现代化能力建设,实际上是从1956年就开始的。1956年1月,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之后,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制定了1956—1967年国家12年科技规划,提出57项重大科技任务。12年科技规划为了保证现代化能力建设,作为紧急保证措施,提出要大力发展计算机、半导体、数学、力学、天文学、物理学等,并且在1956—1960年期间,在中国科学院先后成立了自动化所、计算机所、电子所、半导体所等,并建立了中国科技大学和北京学院路的八大院校等。许多外国留学归来的科学家成了这些研究、教学机构的领导和骨干。12年科技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极大增强了我国现代化能力,为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的人才和科技基础。
中国现代化能力建设的快速提升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现代化能力建设有了多方面的突破。
一是人才培养的突破。现代化能力建设重在人才培养。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人才决定今天,人才更决定未来。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投入不断加大,教育改革不断推进,不仅实现了大学扩招,而且实行了免费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补贴,大大加快了人才培养速度。
二是科技创新能力的突破。改革开放后引进了一批先进技术和装备,大大提升了我们的制造业能力和现代化水平。迄今中国有220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我们已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在科技投入方面,2017年的R&D经费已经达到1.76万亿元,科技经费强度占比2.13%,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三是网络经济的突破。1994年互联网走进中国。1995年5月,邮政系统向公众开放了计算机互联网接入服务。1998年新浪网、网易网开始上线。之后的20年众多互联网和智能企业先后崛起。在5G技术方面,华为已跃居世界前列。2018年我国的网民已达8.2亿户,跃居世界第一。
四是交通能力的突破。要想富先修路,交通是经济发展的支柱,是物流推进的基础。交通的大发展为我国经济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与生机。我国的桥梁与隧道建设走在了世界前面,现有桥梁超过80万座,隧道超过8000座,仅长江上就建起135座大桥,方便了人的出行和物流,大大提升了现代化水平。
我国现代化能力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中心。截至2015年,世界上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有20个,现代化国家的特点是劳动生产率极高,人均收入多达4万美元左右,更重要的是人的受教育程度较高,人的素质相对良好。人既是现代化的建设者,也是现代化的受益者。现代化能力建设,就是要以人为中心,提高国民现代化素质,最大限度发挥全国人民的聪明才智;提高领导干部现代化能力,最大限度发挥党政干部的带头作用;同时积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国家创新能力建设和现代化科学的发展。我们坚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一定能够全面提升国家现代化能力,一定能够为全面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