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4年12月04日
编者按:五年多来,聚焦“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绿色发展”主题,郴州肩负使命奋勇探索,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示范区,推动企业和项目向“新”而行,向“高”攀升。如今,有了哪些可观成果?有着怎样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红网时刻新闻开设《向“新”而行 向“高”攀升》专题报道,下设《郴水更“清”城》《有色更“出色”》两个栏目,聚焦郴州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开展水环境治理、有色金属新材料升级主题为内容报道,全面梳理郴州创新路径,展示创新成果和创新效用,以期为湖南、全国提供可借鉴的可持续发展经验。
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临武县三十六湾区域,崇山峻岭,沟壑纵横,流金淌银,素有“湘南聚宝盆”美誉。鼎盛时期,十万淘矿大军进山,各类采矿坑道、选厂多达5000家。
由于滥采乱挖,导致三十六湾周边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大量尾砂、废石、废水直排。下游河道严重淤塞、植被严重破坏、河流重金属严重超标,流域地表水水质一度恶化到劣Ⅴ类,污染程度严重。
橡树林。
矿山如何复绿?污染土壤如何修复?污染水源如何治理?
2015年,临武县恒心生态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恒心公司”)联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的研发团队,利用橡树能改善土壤质量的特点,在三十六湾甘溪河段种植标准化橡树,沿河造林3000亩,吸附土壤中的镉、砷、锰等重金属污染,周边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修复和改善。利用森林培育和水土修复的原理,结合矿区污染地块的地理条件,在重金属污染地块进行橡树品种优选、规范化栽培技术、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等工作,开展橡树生态修复林立地改良、不同色彩橡树种类的水平结构配置优化、橡树的水肥管理和高效培育等技术研究示范与推广应用。
“因经验不足、气候干旱、土壤重金属污染、水质污染等影响,第一年橡树种植存活率不高,700亩的橡树林存活不足50%。”恒心公司董事长文武生说道。
改良后的橡树。
此后,文武生与研发团队潜心研究不同品种橡树的重金属抗性、种类选择、土壤含水量控制等对其生长规律及生长量的影响,从不同规格的苗木、样地类型及造林方式等方面,探索了橡树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综合技术。
2019年,恒心公司申报的“利用高耐受高效率优势植物修复三十六湾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项目,获得郴州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省级专项经费支持200万元,实施期3年。
通过实施项目,三十六湾地区建设标准化橡树修复实验林200亩;三十六湾甘溪河河段建设完成标准化橡树修复区3000亩、育苗基地100亩;以橡树为主的重金属污染土壤植被修复技术在湘南及广东地区矿山得到有效推广,推广种植面积达500亩。目前,污染土壤修复区林木成苗率达90%以上,植被覆盖率60%以上,成材后亩产值可达3-5万元。
当地农户为橡树修枝、养护。
现在,甘溪河河段水质已达地表水Ⅲ类标准。橡树种植新技术助力三十六湾重获新生,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
“每年6-9月,有100余名农户上山为橡树进行除草、杀虫、施肥、修枝、养护,带动当地村民就业100户以上。”文武生表示,橡树重金属污染土壤造林关键技术目前已达国家先进水平,项目实施期间培养了硕士2名,专业技术人员3名,获得国家专利1项。
“该项目实施区域集中在三十六湾地区甘溪河流域,甘溪河作为湘江水系的主要河流之一,项目实施不仅有助于修复重金属污染区域,更能带动山区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多重收获,开发前景非常广阔,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临武县科工局可持续发展事务中心负责人欧宇翔说。
来源:红网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