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4年02月21日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地方要发展、产业要升级,科技是“内力”。
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超过610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双双实现“零的突破”;新增9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近10年历史新高;黄泥坳矿业浮选攻关萤石粉突破97%品位,技术国内领先;桂阳县翔东龙飞机自主研发2吨级轻型飞机,填补国内市场空白......
2023年,郴州市科技创新“内力”劲强,“新”潮涌动,新技术、新成果加速转化,新平台、新业态持续涌现,一个个科技含量高、带动效应强、市场前景广的特色优势产业串珠成链、聚链成群、集群成势,为郴州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强大动能。
善谋者远行,实干者乃成。一串串数字、一项项荣誉,是郴州市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湘南科技创新高地的奋斗勋章,浸润着全市科技战线向高而攀、向新而行的铿锵足迹。
加大科研投入 创新活力不断增强
树大可参天,离不开肥沃的水土;创新趋繁盛,得益于有效的投入。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持续加大对郴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政策倾斜力度,分四批累计拨付4亿专项资金支持郴州示范区的科技创新工作,前三批已立项并实施120个项目,取得超190项技术突破,推动科技创新在郴州蔚然成风,郴州市2022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68.16亿元,占GDP比重达到2.29%,两年从全省12名上升至全省第4。临武产业开发区、嘉禾县经开区成功升级为省级高新区,永兴县成功获批省级第二批创新型县。湖南旗滨医药新材料创新团队成功入选省级企业创新创业团队。
科技创新,人才是第一资源。郴州打好“用起来”“走出去”“引进来”组合拳,全方位聚智引才,助推郴州产业发展。
“用起来”达效。抓好已有市校合作项目的落实落地,继续保持深化与中南大学、湘南学院等高校的合作,联合中南大学共同起草编制《郴州铋产业链战略发展规划》,共同推进“永兴样板”建设;拓展新的市校合作关系,与湘潭大学签订新的市校合作协议,围绕郴州技术转移中心建设、锂电池产业研究院建设等具体合作事项共同推进。
“走出去”引智。2023年11月,郴州市主要领导带队赴湘潭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工商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开展“科技创新高校行”活动,寻求高校人才智力资源,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与7所高校签订校地合作框架协议。
“引进来”合作。引导郴州企业与高校开展校企合作。组织中南大学多位专家对接柿竹园、腾驰环保等在郴企业20余家,提供成熟技术10余项;推动湘潭大学与湘工环保“校企合作”开展技术开发;湖南大学与农夫机电就产品优化升级达成合作。
“源头活水”赋能科技创新,持续增长的科技创新投入,成为创新驱动发展“主引擎”,郴州让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打造科研平台 创新要素不断聚集
2023年5月30日,“郴州市元贞创业服务有限公司孵化器”荣列2022年度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名单,自此郴州实现了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零”的突破。
郴州元贞创业服务有限公司孵化器。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大众创新创业的支撑平台。目前,郴州市还打造了4个省级科技孵化器,2个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科技创新平台是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主要载体。近年来,郴州市科技局举全局之力打造以“创业服务、项目孵化、投资融资、创业辅导、资源对接”于一体的科技创新创业平台,创新要素不断聚集,为郴州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为实现郴州市科技自立自强,突破制约产业发展“卡脖子”难题,2023年8月,郴江实验室挂牌成立。郴江实验室聚焦郴州主导产业,通过科技体制创新引进或依托国内外专家团队解决郴州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推动郴州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华南科技谷”、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同时,鼓励园区、龙头企业创建孵化载体,重点培育孵化电子信息新材料、装备制造、食品医药等行业创新型企业。创新主体培育成效显著,科技型中小企业从2019年的93家增加到2023年的2149家,高新技术企业从2019年的211家到2023年突破610家,全市科技型企业实现五年递增,创新动能逐渐增强。2023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756.82亿元,增速排名全省第1。
郴江实验室挂牌。
推动成果转化 创新效益不断凸显
2023年12月28日,郴州市“科技服务超市”成功上线。“科技服务超市”集技术交易、创业服务、成果转化等功能于一体,它的上线运行是创新资源互通共享的重要里程碑,对促进创新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全过程的“最后一公里”,成果转化是否顺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科技创新的成败。破解郴州科技与产业发展“两张皮”问题,“科技服务超市”,因时因势因能而打造。
郴州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上线。
“科技服务超市”,旨在打通堵点、连接断点,引导技术、人才、数据等创新要素流向企业、地方和生产一线,加快促进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实现人才聚合、技术集成和服务聚力,让科技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是产学研的深度融合战。郴州市科技局主动靠前服务,深入了解掌握各行业的技术需求及研发情况,收集全市重点企业技术成果,建立企业技术需求、产学研合作需求、融资需求三张清单,促进先进技术成果在郴转移转化。
与此同时,通过建设技术转移中心和中试基地,吸引省内外高校院所原始创新成果到郴转化实施。比如,中南大学(郴州)技术转移中心在郴州开设“科创讲堂”,针对郴州产业发展技术创新以及“卡脖子”问题开讲。佛山(郴州)技术转移中心首轮选择郴州10家企业作为重点开展专利申请、人才引入、技术导入等服务。
2023年,郴州市登记技术合同2053项,同比增长240%,增速全省排名第1;技术合同成交额232.03亿元,同比增长348%,增速排名全省第1。
紧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大力推进创新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动力支撑显著增强,郴州市科技创新成绩亮点纷呈。2023年,郴州市、永兴县、桂东县、郴州高新区获省科技创新工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永兴县、苏仙区打好科技创新攻坚仗典型经验受到省政府通报表扬。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底气所在、潜力所在、希望所在。”郴州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肖亮表示,2024年将以思想之新、改革之勇、创新之力,一手抓解放思想,一手抓贯彻落实,深入推进国家创新示范区建设和创新提升行动,以科技创新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赋能科技力量,在服务全省“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建设中彰显郴州科技新担当、新风采。